最新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今年9月份,我國鋼鐵行業(yè)PPI,也就是工業(yè)品出廠價格指數持續(xù)回升向好。
今年9月份煉鋼行業(yè)PPI指數為99.5%,相較上月同期提高3.9個百分點。將今年1至9月的PPI指數做成一張曲線圖后發(fā)現,自五月份起數據開始明顯回升。而今年5月,正是行業(yè)首次開展整治“內卷式”競爭行動。

近期,多家鋼鐵企業(yè)通過轉型升級、走差異化道路等模式,維護產業(yè)鏈整體利益。

中國特鋼企業(yè)協(xié)會執(zhí)行會長 王文金:解決內卷的問題,就需要我們開辟一種新的發(fā)展道路,尋找一種新的增長方式。特鋼和其他鋼的是不一樣,大家靜下心來,踏踏實實地做好基本功,苦練內功,品種結構的調整,走專精特新的發(fā)展道路。
在近日舉行的首屆中國特鋼及新材料專精特新峰會上,中國特鋼協(xié)會發(fā)布《“專精特新”政策解讀與特鋼新材料高質量發(fā)展》報告,進一步推動相關企業(yè)走專精特新差異化發(fā)展路線,向智能化高端化轉型。
0.015毫米“手撕鋼” 實現量產
走差異化發(fā)展路線,最近,許多專精特新企業(yè)正在瞄準細分賽道,推出了一系列特殊的鋼材,一起去看看全球最薄的鋼。

這張像鋁箔紙一樣的鋼材就是世界上最薄的鋼,厚度只有0.015毫米,連一張A4紙五分之一的厚度都不到,不久前,剛剛實現全面化量產,每天的產量可以達到3噸左右。

山西太鋼不銹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首席精密箔材工藝工程師 廖席:我們的產品目前是全行業(yè)最薄最寬的,追求工藝技術的情況下,我們有更高的效率,成本也在降。量上去了大概有五六倍,成本大概降了30%左右。
負責人告訴記者,隨著“手撕鋼”的不斷突破,現在的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拓寬,開始融入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之中,無論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軟包材料,還是日常使用的3C數碼產品的音量鍵、開關鍵都有著“手撕鋼”的身影,有了它不僅可以擴大電池容量,還可以延長許多設備的使用壽命。

山西太鋼不銹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首席精密箔材工藝工程師 廖席:折疊屏最開始沒有手撕鋼的時候,大概是4到5萬次,加了手撕鋼襯底之后,第一代大概是20萬次,到現在的第三代做到50萬,未來可能會繼續(xù)增加到80萬到100萬次。

記者了解到,“手撕鋼”由0.02毫米到0.015毫米的突破可不是件容易事兒。“手撕鋼”的制作過程就像搟面一樣,力度不夠就無法搟薄,力度太大又會破壞“面皮”表面。不僅如此,它對于“面”的純凈度要求也極為苛刻,只有保證“面粉”的顆粒徑降到1微米以下才能保證“搟”出來的鋼不會出現穿孔、破裂。

克服這些困難后,對“搟面師傅”的合作能力還有著更大的考驗,一臺軋機內相當于是20名師傅同時搟一張面皮,誰先“搟”,誰后“搟”,“搟”的寬還是薄,用多大的力都需要20名師傅同時精準把控。
未來,隨著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寬也會運用于醫(yī)療系統(tǒng)、精密儀器等多個領域。
“粉末”鋼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
除了最薄的鋼,記者還找到一款全世界最“小”的鋼,這款鋼的顆粒直徑最大甚至只有500微米,一起來看。

試劑瓶里裝著的粉末就是世界上最小的鋼,每一粒的直徑僅有5根頭發(fā)絲的厚度。而這些看起來像粉末的產品,卻能變身成新能源汽車的壓鑄設備。

天工國際有限公司技術研發(fā)部部長 馮時:用傳統(tǒng)的方法去制備的時候,它的使用壽命大概只有6000模次就需要去更換了,通過粉末冶金的產品,它的使用壽命能達到2萬模次,未來有希望達到5萬或者8萬模次。
不僅是大型設備,粉末一樣的鋼還可以鍛造成各種精致的刀具和高科技產品,而且鍛造方式也更加便捷高效。傳統(tǒng)的特鋼加工像是進行雕刻,需要不斷地削去一塊鋼的多余部分;而粉末鋼則是拼拼圖、搭積木,不僅有效節(jié)省貴金屬原材料,性能也相較于傳統(tǒng)特鋼生產出的設備提高2-5倍。

天工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鎖軍:我們現在粉末冶金年產制粉能力達到8000噸,現在國內市場上從復雜刀具到模具沖料,包括現在正在開發(fā)的人形機器人上面用的高端鋼的軸承鋼,我們未來核聚變上面用的核聚變用鋼,我們整個粉末冶金已經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方面。












